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高职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职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 >> 正文



2016年《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高职)
日期: 2021-02-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2016年《医学伦理学》教学大纲(高职)
 
课程编号:            学时:2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学伦理学是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医学与伦理学的交叉或边缘学科,也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属于应用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对于增强医学生的医德意识,提高其道德修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医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了解医德新问题,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及医德主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临床医学伦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医学工作和医学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学习意义有清醒的认识。
2、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范畴,明确处理医疗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尤其是医患关系的道德要求。
3、能理论联系实际,知道如何加强医德修养,学会解决医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
三、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伦理、伦理学
一、道德
二、伦理与伦理学
第二节 医学道德与医学伦理学
一、医学道德
二、医学伦理学
三、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当代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当代医学伦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和研究当代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明确当代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3、重点、难点  
道德、伦理、医学道德的基本概念;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定义;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讲授法辅以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医学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医学道德
           二、中国近现代的医学伦理学
第二节  国外医学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的医学道德
           二、近现代的西方医学道德
           三、国外医学伦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祖国医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明确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并了解国外医学道德的历史发展。
3、重点、难点  
医学道德的起源问题;由医学道德的发展过程概括古代医德的优良传统;国外医德的历史发展及重要人物。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按历史线索讲授、对比、归纳,课件。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论
一、生命论的含义及意义
二、生命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生命论的局限
           第二节 人道论
一、人道论的含义
二、人道论的历史发展
三、医学人道论的核心内容
六、医学伦理学与宗教伦理学
第三节 义务论
一、义务论的含义
二、义务论的特点
三、义务论的局限性
第四节  公益论
一、公益论的含义
       二、公益论的主要内容
2、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了解医学伦理学的生命论、医学人道主义、义务论、公益论等基本理论的含义、内容。
3、重点、难点  
生命论、人道主义理论和公益论。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讲授与学生看教材自学相结合。
 
第四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质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二、自主原则
三、不伤害原则
四、医疗公平原则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应用
           一、原则与规则
二、原则的交叉冲突
三、原则的主次序列
四、双重效应原则
       第四节  医学伦理学的范畴
           一、权利与义务
           二、情感与良心
           三、胆识与审慎
2、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原则的内容,学会使用伦理学的原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明确医学伦理学的一些范畴。
3、重点、难点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具体原则的内容,情感与良心、权利与义务、审慎等范畴。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第五章  医患关系的权利、义务与医疗人际关系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医患的权利与义务
一、患者权利与义务
(一)患者权利的历史
(二)患者权利的内容
(三)患者的义务
二、医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三、医患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二、医患关系的类型
第三节 医患矛盾冲突及其防范
一、医患冲突与医疗纠纷的界定
二、医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
第四节  医疗人际关系
一 、 医际关系的概念和模式
二、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意义
三、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患者权利与义务及医务人员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明确医患关系的含义、医患关系模式、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及医患矛盾冲突的防范。了解医际关系的模式,清楚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意义,明确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3、重点、难点  
患者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医务人员权利义务的基本内容;医患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意义,建立良好医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第六章  临床与医务伦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临床治疗的原则
   一、临床治疗的含义
  二、临床治疗的原则
第二节 临床诊断中的道德要求
   一、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
 
二、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
三、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疾病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一、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二、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三、心理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各临床科室在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要求,特别是在诊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自觉地应用。
  3、重点与难点
    临床诊断中的道德要求;临床治疗中的道德要求;辅助科室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道德要求。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第七章 生育及优生伦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我国人口状况、计划生育政策与伦理
第二节 遗传与优生伦理
第三节  生殖技术伦理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关于人的生命及其起始的各种观点,掌握有关生殖健康与严重缺陷新生儿处置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便在今后从事生殖生育工作中正确对待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依法从事生殖和计划生育工作。
3、重点、难点  
生命的定义和标准;关于人的生命起始的争论;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原则;我国的人口状况及计划生育的伦理和法律问题。遗传和优生中的伦理问题。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第八章 器官移植伦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器官移植的概况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器官移植的主要伦理问题,掌握其伦理原则与职业道德要求。
3、重点、难点  
活体供体器官移植与尸体供体器官移植的主要伦理问题,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第九章 死亡伦理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第二节 死亡伦理
第三节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
2、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临终关怀的发展概况及道德原则。了解安乐死的含义,掌握其主要问题及有关的道德原则与要求,使医学生对相关案例能够进行正确的伦理分析。
3、重点、难点  
死亡的本质,心肺死亡和脑死亡的标准;放弃治疗的含义和伦理冲突;安乐死的定义、争论和伦理分析。
4、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门课程需要医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与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社会医学等学科的关系密切,是这些课程的平行课程,也可以互相补充。
 
 
 
 
五、教学时数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
学时
实验
序号
实验实训
上机学时
备注
第一章:绪论 3 3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3      
第三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 2      
第四章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 2      
第五章医患权利义务与医疗人际关系 4 4      
第六章临床与医务伦理 2 2      
第七章生育及优生伦理  2 2      
第八章  器官移植伦理 2 2      
第九章死亡伦理 2 2      
考查 2 2      
合    计 24 24       

 
六、课程考核
开卷考试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刘运喜,焦雨梅主编   医学伦理学  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1
执笔人:周湘涛                   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Copyright © 2016 锦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15015308号